南禅寺˙水路閣
吃完午餐後,下午決定先到南禪寺走走,有時間的話再去真如堂。
到南禪寺可以坐市巴士到東天王町下車,步行到南禪寺約需20分鐘,或者做地鐵在蹴上站下車,步行約五分鐘就到。
看到平安神宮前的大鳥居的時候,離南禪寺就不遠了。
南禪寺在秋天也是有名的紅葉名所,再加上這裡有幾間湯豆腐懷石名店,越靠近南禪寺遊客越來越多,整條馬路也因為許多遊覽車的關係塞的水泄不通!來這裡應該還是挑早上早點來,至少比較不會人擠人…
南禪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達22米 的三門。三門是寺院的正門,代表空門、無相門與無作門。這座寺院在日本佛教中的地位很高,猶在京都五山之上。
登上三門需要料金¥300,日本歌舞伎劇碼《樓門五三桐》中有句非常有名的台詞:大盜石川五右衛門在登上南禪寺三門後,對所見景色發出「絶景かな、絶景かな」的讚嘆。
我們沒有再花錢登三門,因為這時候南禪寺的紅葉已經步入尾聲,許多參道和庭園中的楓葉都已經掉落一地,即使登上三門,可能也見不到壯觀的紅葉絕景了…
庭園中的楓葉多半已經掉落,南禪寺的紅葉期即將要結束了…
倒是離三門最近的一顆老楓樹一點也不服老,枝頭上滿滿的紅楓成為南禪寺最搶眼的主角:
雖然大多的楓樹僅剩枯枝,但是散落滿地的紅葉地毯,有時反而比樹梢上的更有美感哩....
除了紅楓地毯,這裡也有銀杏落葉鋪成一大片的黃色絨毯~~ 一群年輕的日本遊客正玩的不亦樂乎!
南禪寺另一個醒目的地標,就是帶有歐式建築色彩的水路閣。
水路閣是過去明治政府時期將琵琶湖的水引到京都市內的水路建設,拱橋的上方就是水道。水橋之上的水經過南禪寺後,會流向著名的「哲學之道」。
水路閣的古老紅磚拱橋和兩旁的紅黃楓葉十分相襯,殺了我不少記憶卡的容量… 當初在南禪寺興建琵琶湖疏水是參考古羅馬的水橋形式,在興建時遭到很大的阻礙與反抗,認為會破壞南禪寺的景觀,沒想到現在卻成為知名的景點。
而且和那些千年古剎比起來,這座相對年少許多的水路閣,對年輕遊客和情侶果然更有吸引力呢!
今天的日本氣象預報只能用神準來形容!下午三點原本滿佈天空的雲層就像收到指令一樣,準時消散一空,露出晴朗的藍天!
離開前上個洗手間,沒想到從洗手間出來回頭一望,這個角度的層層楓紅色彩還蠻迷人的…
不過說實在的....南禪寺的遊客人潮實在太多了,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人,即使景色不錯,到後來只想早點離開…
就前幾天的經驗,京都寺院的紅葉最美的時間就在下午三點~四點,其次是早上八點~十點,因為這時候的光影最棒(有陽光的情況下)。
其實當時我還蠻擔心來不及到真如堂,因為走出三門後連馬路旁的人行道都擠滿了進出南禪寺的遊客,結果光是從南禪寺走到可以轉搭巴士的平安神宮前就花了半個小時,感覺有種從烏煙瘴氣的人群中逃出來的感覺~~
下一站就是真如堂,在旅遊書中或許不如清水寺、南禪寺、東福寺來的有名,但它卻是這次京都旅行中,唯一一個我們在白天去了兩次的地方( 第一次是這天的黃昏時分,隔天早上又拉朋友再跟我去一次 ),因為第一眼見到真如堂的紅葉氛圍之美時,真的只能用"相見恨晚"來形容了…